10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參賽學生代表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并提出殷切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人類進步的源泉,青年是創新的重要生力軍。希望你們弘揚科學精神,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為促進中外科技交流、推動科技進步貢獻青春力量。
10月18日上午,重慶大學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部署學校貫徹落實工作。校黨委書記舒立春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強調,要與時俱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等充分結合,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大力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著力培養黨和國家急需的拔尖創新人才。
10月18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在創新實踐中增本領、長才干——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參賽學生代表的回信激勵人心、催人奮進》報道。報道中,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學生代表之一、我校電氣工程學院本科生熊家露表示,“從大一進入輸變電裝備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先進電磁制造團隊,到一次次在實驗中解決技術難題,再到專注于鈦合金的電磁成形技術創新,我和同學們在創新實踐中不斷突破和超越自我,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10月18日下午,重慶大學組織召開學生專題座談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來自電氣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法學院等學院的學生代表參加座談會。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在重慶大學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重要回信精神,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弘揚科學精神,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貢獻重大力量。
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立意深遠、催人奮進,為高校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決策部署提供了重要遵循,對高校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重慶大學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將在全校范圍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回信精神熱潮,激發廣大青年學生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參加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的熱情,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強化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國際合作育人,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培養更多能夠適應和引領未來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對高校培養拔尖人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助力科技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近年來,重慶大學高位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改革,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著力構建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的高質量教育體系,促進學生貫通培養和全面發展,高質量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引導激勵學生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發展為核心,以質量成效為導向,積極探索構建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新范式和新體系,不斷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和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能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電氣工程學院本科生熊家露:作為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學生代表之一,收到總書記的回信,我和“磁鈦科技”團隊的同學們都十分激動,備受鼓舞,也無比自豪,更加堅定了我們深耕科技創新的信心和決心。從大一進入輸變電裝備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先進電磁制造團隊,跟著老師、學長學姐做一些成形實驗,進而專注于技術創新,研發出了團隊自己的電磁成形設備,將課堂和實驗室中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同時,這些經歷也鍛煉出了我們不懼困難、迎難而上的堅毅品質,特別是堅定了科創報國的理想。未來,我將繼續在科技創新道路中不斷彰顯青年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重慶大學“磁鈦科技”項目團隊在全國總決賽現場
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生、重慶大學十佳創新創業先進個人雷振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高屋建瓴,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方向。國家和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優越的科研創新平臺,助力我們廣大研究生學習和科研活動的高效開展。總書記的回信激勵人心、催人奮進,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科研報國的遠大志向。我們將繼續扎根工程前沿、注重協同創新發展,為我國基礎設施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2024級研究生陳欣弘宇:作為重慶大學創新實踐團隊的項目成員,我深切感受到重慶市和學校對創新實踐項目的高度重視與支持,正是在這種環境中,我們開展科研探索、創新實踐與調研實習,研制出退役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物質分離設備,助力我國退役鋰離子電池循環利用體系建設。我們將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以青春之活力,在創新實踐中不斷突破自我,在國家提供的創新創業氛圍中,勇擔時代使命,貢獻青春力量!
化學化工學院2023級研究生劉愛迪:總書記的回信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這不僅是對我們參賽學生的鼓勵,更是對全體青年的期許。我深感責任重大,將以此為動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積極投入到創新創業實踐中去,為實現我國科技自立自強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總書記的關懷和指引下,我們這一代青年定能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創造輝煌。
本科生院院長劉猛: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為我們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戰略提供了根本遵循,讓我們更加堅定地落實好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未來,我們將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錨定教育強國目標,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動建立科技創新、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專業設置調整機制。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目標,推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構建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的協同發展機制,為青年學子搭建更加廣闊的學習、實踐與交流平臺,營造良好創新創業氛圍。
電氣工程學院院長謝開貴: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視,充分展現了國家支持青年不斷增強創新實踐能力的殷切希望。學院在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將繼續積極引導學生投身科技創新,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貢獻青春力量。
醫學院黨總支書記王亞洲:作為高校教師,我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以新醫科建設為統領,大力促進醫工、醫理、醫文多學科交叉融合,努力發展“大學科”“大專業”,構建創新型教學平臺和人才培養平臺,加快醫教研一體化發展,筑牢醫學人才培養主陣地,培育未來的創新領軍人才,不斷在醫學核心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職就中心副主任、校團委副書記王鵬飛: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充分肯定了創新實踐對青年學生“增本領、長才干”的重要作用,作為“磁鈦科技”團隊的指導老師,更是倍感振奮、深受鼓舞。未來,我將立足崗位,聚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努力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組建跨界交叉團隊,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實踐,切實提高學生解決真問題的能力。
藝術學院設計學系副教授夏青:總書記的回信不僅是對參賽學生的鼓勵,更是對全體教育工作者的鞭策。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切感受到總書記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視,以及對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這讓我更加堅定了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決心。我將積極響應總書記的號召,將創新教育融入課程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他們勇于探索、敢于實踐,為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貢獻力量。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由教育部聯合有關部門、省級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旨在為中外大學生創新創業、交流合作提供平臺。今年的大賽總決賽已在上海圓滿落幕。
自5月大賽啟動以來,我校師生積極參與,在重慶賽區選拔賽中取得了26金、25銀、6銅的成績,其中高教主賽道本科生項目獲7金7銀2銅,高教主賽道研究生項目獲7金9銀2銅,產業命題賽道獲6金1銀,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獲6金8銀2銅。
在全國總決賽中,我校共獲2金1銀11銅,其中高教主賽道本科生項目獲1金2銅,高教主賽道研究生項目獲2銅,產業命題賽道獲1銀4銅,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獲3銅,國際項目獲1金,其中來自電氣工程學院的“磁鈦科技”項目團隊獲得重慶賽區冠軍,并在全國總決賽中獲金獎。
來源:黨委宣傳部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