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以“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 夯實強國建設人才之基”為主題的人民網2023大學校長論壇在遼寧沈陽舉行。重慶大學副校長鄧紹江應邀出席論壇,并作圓桌論壇主題發言。重慶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受邀參加2023東北亞(沈陽)人才交流大會項目路演。
論壇上,人民網聚焦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情況,發布《2023年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情況分析報告》,馬克思主義學院報送案例《鄉村振興“大思政課”》獲評“人民網2023年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黨委宣傳部選送作品《謝謝你!1700位重大“小青魚”》獲評“人民網2023年高校優秀校園新聞作品”,這也是學校連續三年獲得人民網高校優秀校園新聞作品。
鄧紹江在發言中指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結合點,大學的核心任務之一是人才培養,以前的人才培養側重于知識的教授,現在側重于創新的培養,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一個有效路徑就是產學研相融合,并用“113”進行闡釋:“1”指高校應重塑人才培養的體系,第二個“1”指高校要建立以價值、能力、貢獻導向的教師評價體系,“3”是指高校應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3個氛圍——創新氛圍、制度氛圍、服務氛圍。
鄧紹江表示,重慶大學的學科涉及大能源、大制造、大建筑、大信息、大健康、大社科等,學校一直探索創新的培養道路,如今已獲批成為首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試點單位。建立雙向的成果轉化體系,學校成果要走出校園,也要把社會的成果引向學校,建立雙向轉化的體系,為高校教師的發展構建好的發展平臺。學校正在探索學院和研究院的融合,與頭部企業、創新企業建立研究院,為師生在校內打造創新環境,制度圍繞創新設計,例如,在改革教師評價制度方面,建立教師科技成果轉化專門職稱通道,在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賦權改革上建立了“權益讓渡”新模式,并為老師搭建產學研融合研究平臺,通過建立創新基金促使教師把實驗室的成果變成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的生產力。
2023東北亞(沈陽)人才交流大會同期舉辦。大會以“聚全球英才、創振興未來”為主題,集主題論壇、展覽洽談、人才招聘、項目路演、參觀調研等5個板塊。學校參與項目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