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數字化”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實團的十九大精神,2024年寒假,在重慶大學本科生院黨委的指導下,院團委啟動“百人百課”之“智慧未來·程序筑夢”鄉村義教系列活動,自制上線100堂Python程序設計課,通過“互聯網+教育扶貧”的模式為鄉村學校提供長期、免費、開放的網絡直播教學云平臺,助力鄉村數字教育的發展。
該活動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反響,首期共招募到來自電氣信息類、法學新聞類等7個大類121名大學生志愿者,成功與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第五中學、白水鎮第一中學、曲靖市民族中學的531名中學生結成“云上”學習對子,為鄉村中學生提供遠程陪伴、學業指導和興趣培養。該活動現已成功申報中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知行促進計劃(以下稱“知行計劃”)發起的第二屆云支教STEAM鄉村小課堂卡特彼勒基金會專項行動立項,也是重慶大學唯一入圍的項目。
志愿動員,夢啟鄉程
為有效提升鄉村義教活動的實效性、擴大教學結對覆蓋范圍,學院團委嚴把志愿者“入口關”,通過綜合素質、語言表達、邏輯思維、教學能力等多方面考察培訓志愿者,最終選拔了121名義教“小老師”參與此次“百人百課”活動,共同打造“智慧未來·程序筑夢”STEAM小課堂。
出征前,重慶大學本科生院黨委書記奉飛、團委書記舒慧、法學新聞類輔導員童妍、電氣信息類輔導員趙宸作為實踐團指導老師為大學生志愿者們召開了專題培訓會,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指明方向,鼓勵志愿者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幫助不發達地區的鄉村青少年積極提升信息素養,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從而為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要勇于“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時刻以“佑啟鄉邦、振導社會”為指引,扎根祖國大地,奉獻青春活力。會后,志愿者負責人邵昕逸同學組織團隊共同確定了團隊的教學計劃與招生方案,強調了安全和授課注意事項,為后期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渝”見“云滇”,夢耕鄉野
“哇,Python這么神奇!”“短短幾串英文字母竟然能夠畫出一個圖案”……
2024年初,重慶大學的優秀志愿者代表們來到了云南省曲靖市的3所鄉鎮中學開展義教招生工作,并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第五中學、白水鎮第一中學等中學落成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為鄉村學校提供長期、免費、開放的優質教育資源。活動過程中,志愿者們為當地的中學生們帶來了一堂堂生動有趣的Python程序設計課,成功激發、調動了中學生主動學習Python語言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熱情,累計招募到531名中學生義教對象,將在未來1年持續開展線上云支教活動。
結合當地中學的教學計劃和中學生的升學發展需要,志愿者們還分別依托往年云南省中考、高考真題設計了趣味數學小課堂、趣味物理實驗等特色課程,幫助當地中學生拓展基礎課程的學習思路。
本科生院2022級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許卓遠代表實踐團向沾益區第五中學194班全體同學贈送了“Python青少年趣味編程100例”書本,幫助學校建設以混合式教學為形式、以智能自適應學習為關鍵的新型教學模式,幫助每名學生擁有自己的學習路徑。
面向未來,實踐團將立足數字時代這一改革發展的大環境,切實發揮數字技術優勢,構建新一代數字教育平臺及內容,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扎根中國大地開展實踐探索,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教育現代化貢獻更多數字化力量。
編程連心,夢聯未來
在24課時的Python程序設計課程講述外,志愿者們也主動承擔了中學生們的寒假作業講解任務,部分志愿者同學更針對性地制定了個性化的中考學科課程重難點講解,與中學生們在線上義教的過程中結下了深厚友誼。
實踐團將Python編程設計作為主要教學方向,通過反復推敲、研判,確定了“知識講解-動手操作-分組實踐-小組 PK-點評總結”的STEAM教學框架,為開展標準化的高水平STEAM云課堂奠定理論基礎。本次鄉村義教活動不僅為云南曲靖的中學學生們帶來了編程啟蒙,還通過引入實踐性教學以及分組實踐,激發了同學們對于編程的認識和思考。
Python編程設計特色課程并不僅僅強調編程的科學性,更多是為鄉村中學的同學們提供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界對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逐年提升,優質的科學教育也是實現教育升級的關鍵。重慶大學本科生院團委推出“百人百課”之“智慧未來·程序筑夢”鄉村義教系列活動,面向鄉村教育發展中科學課程不足的痛點,發揮大學生優勢和特長,為推進鄉村教育公平發展貢獻“重大”力量。
紅色傳承,佑啟鄉邦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慧未來·程序筑夢”鄉村義教系列活動中,有一支特別的隊伍,那就是學院特色班級——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56名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同學全部積極參與本次義教活動,擔任團隊講師并承擔宣傳、課程設計等重要工作,為服務鄉村教育數字化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重慶大學本科生院2023級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丁厚凱說:“當我和孩子們一起在編程世界中遨游的同時,我也與他們分享我和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的同學們一起在重慶當地學習到的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革命先烈們堅韌抗爭的光榮事跡,希望孩子們可以賡續紅色血脈,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青春力量。”
重慶大學本科生院2022級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王昊天說:“有個小朋友自己用 Python 編寫了一個太陽花發給我,讓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志愿服務的價值和感動,希望這次義教能夠帶給小朋友們長期持續的激勵,我們一起努力成長為具有創新創造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時代新人!”
重慶大學本科生院2023級法學新聞類年興瑞說:“孩子們解決編程Bug并成功運行程序的時候,他們自然流露出的喜悅也激勵著我,我們不僅是在傳遞知識,更是在陪伴他們一起推開新世界的大門。”
由重慶大學本科生院黨委指導,重慶大學本科生院團委主辦的“百人百課”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已開展第二期,全面推進全院“黨團共建,青年擔當”特色實踐育人活動體系建設,構建“四位一體”志愿服務工作體系,聚焦機制、陣地、品牌、文化,組織數百名青年志愿者投身寒暑期“三下鄉”“返家鄉”“知行計劃”社會實踐,在“2023年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展示”活動中,進入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團隊TOP100,獲中國青年報表彰。未來“百人百課”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將培養全院學生通過實踐鍛煉強筋壯骨,立志做有理想、有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讓自己的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