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學校在一大樓107會議室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建設工作會議,就團隊學科背景、人員構成、研究方向等問題進行研究部署。副校長李劍、楊俊及社科處、經管學院、研究生院、輸變電裝備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數字能源研究院等負責人出席會議。社科處處長、期刊社社長兼總編輯、工程科教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袁文全主持了本次會議。
袁文全就《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支持辦法(試行)》的重點條款進行了深入解讀,他指出創新團隊建設的基礎是整合現有優勢學科資源,在交叉融合中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培養一批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干,更好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社科處副處長韋春霞就所有管理和經濟學科相關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的梳理情況進行了介紹,分析了學校建設的基礎及特點;經管學院副院長郁培文指出學院在數字能源經濟方面有扎實的研究基礎,可以嘗試在此基礎上進行團隊整合優化;數字能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龍勇認為首席專家在團隊中起著引領作用,要保證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之有效;研究生院副院長李小玲認為可以借鑒前期國家級平臺申報的經驗做法,抓住機會,力爭突破;輸變電裝備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曾禮強指出電氣學院和經管學院在學科交叉建設方面合作密切,成果豐碩,學院大力支持相關團隊的建設工作。
楊俊強調,要發揮學校在西部地區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區位優勢,在電氣學院和經管學院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礎上對優勢學科資源進行再整合,對研究方向進行再凝練;建立目標導向機制,從學校發展全局出發謀劃國家級平臺和團隊建設,多角度全方位筑巢引鳳,開辟學校文科發展新賽道。
李劍強調,創新團隊建設要形成計劃框架,重點推進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基地和人才的建設,全力培養和引進首席專家人才;二是完善體制機制,建立高質量成果評價體系;三是銜接百年新重大發展規劃,構建高水平文科科研創新發展體系。
來源:社科處
作者:韋春霞 甄玄志 李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