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由科技部人才司指導,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科普時報社主辦,重慶大學出版社承辦的“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交流會暨科普作家進校園活動”在重慶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科普作家、科普教育工作者等齊聚一堂,共同分享他們的科普創作經驗和教育心得??萍疾奎h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張碧涌,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出席活動并致辭。
作為202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重大示范活動之一,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交流會暨科普作家進校園活動旨在全面展現優秀科普作品的創作成果,加強科普主管部門、科普作家、出版機構之間的深度交流與合作,激發社會各界參與高質量科普作品創作的熱情與活力,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推動科普教育和科普出版蓬勃發展,充分發揮重慶在推動西部地區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好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張碧涌致辭
舒立春代表重慶大學向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致以熱烈的歡迎,介紹了學校在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方面的工作情況。他表示,本次活動提供了交流思想、分享經驗的平臺,全面展示優秀科普作品創作成果,希望以“新思路、新方向、新動力”實現新時代科普作品創作與科學教育的深度融合,合力打造高質量“科普之翼”,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致辭
來自各領域的專家依次交流發言。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協-清華大學科技傳播與普及中心主任劉兵,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科學普及出版社原社長蘇青等來自各領域的九位專家依次作交流發言,紛紛就各自領域的科普工作發表見解。
王渝生為大家分享了他如何愛上科學走向科普之路,以此說明科普對于青少年們的重要性。華大集團首席執行官尹燁指出“技術真正普及的條件:成本可控、渠道可及、認知正確?!彼窒砹硕嗄陙碜隹茖W普及的歷程和經驗,他認為“認知正確”正是科普工作需要去深入探索的。九位專家的發言內容涵蓋了科技館建設、圖書出版、青少年科技教育、空間科學、古生物學、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等多個方面,為與會同仁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技盛宴。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發言
重慶大學出版社社長陳曉陽與各出版社代表相繼發言。陳曉陽表示,出版社是一個輕資產的企業,重慶大學出版社能在科普圖書領域立足和發展的根本,來源于在座嘉賓們在內的優秀的作者資源和諸多科普專家學者的友情支持。她表示,重慶大學出版社將以此為契機,繼續致力于科普圖書的出版和品牌的打造,精心打磨、不負期待,為推動科普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重慶大學出版社社長陳曉陽分享交流科普作品出版經驗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總經理、總編輯胡艷紅,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少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科普圖書編輯室主任殷曉嵐,以及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低幼讀物出版中心總監鄭立新等出版社代表也分享了他們在科普圖書出版方面的經驗和成果。
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蔣艷平進行了專題報告,就科技在圖書出版和科普工作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她的報告內容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和共鳴,也為未來的科普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科普時報社社長尹傳紅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進一步推動科普事業的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科學、熱愛科學、投身科學。
此次活動還特別邀請了多位知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家走進校園,與師生們面對面交流。他們為學校師生帶來了精彩的科普講座,讓師生們近距離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和神奇。這些講座和實驗不僅豐富了師生們的科學知識,還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