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百花齊放慶華誕”第九屆重慶大學生戲劇演出季開幕,重慶大學原創文獻劇《重大·1929》作為開幕大戲驚艷登場,為本屆大戲季拉開極具歷史厚重感與文化內涵的序幕。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陽奎興,重慶大學副校長饒勁松,市文化旅游委二級巡視員梅雪冰,市文聯副主席、市劇協主席程聯群,市教委體衛藝處處長程翔宇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活動,市劇協主席團成員、理事會成員等9名專家,以及特別嘉賓重慶大學籌備委員會成員朱之洪、沈懋德后人等,與現場800多名觀眾共同觀看了演出。
《重大·1929》作為重慶大學精心打造的原創作品,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本劇深入挖掘檔案史料,聚焦重慶大學1925年至1929年間的建校歷史,將建校時的重要歷史事件、重要人物及其精神風貌生動地呈現在舞臺上。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先輩們奮斗精神的深情致敬。
舞臺上,師生們用心用情的精彩演繹讓現場觀眾沉浸其中,他們全身心地投入角色,用生動的表演,將觀眾帶回了重慶大學創建的風雨兼程歲月,讓觀眾仿佛置身于那個充滿挑戰與希望的年代。隨著劇情的推進,現場觀眾深深為重大先賢們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與使命感所打動。
本科生觀眾張欽華深受觸動,作為重慶人的他熱淚盈眶,深切感受到了重慶大學創辦歷程中的不易。他感慨道,那些為教育事業奔波、為重慶發展熱血奉獻的先賢們,有的英年早逝,有的積勞成疾,他們的精神令人動容。另一位觀眾朱明剛則表示,這部劇目不僅精彩絕倫,更蘊含著深遠的現實意義。它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讓觀眾特別是大學生們能夠直觀地看到重慶大學籌備建校時的艱辛與曲折,了解到重慶“五老”“四學士”以及劉湘等人為重大建校所作出的杰出貢獻,同時也讓大家深刻認識到重慶大學建校之初的崇高信仰。這對激發學生們堅守初心、堅定理想,培養家國情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重大·1929》是重慶大學深入踐行“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及加速推進“大思政課”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自2018年啟動創作時,主創團隊嚴謹考證歷史資料,查閱大量文獻,精心雕琢劇本,力求每一個細節、每一句臺詞都能精準還原當時的情境,使文獻劇真正成為歷史的“代言人”。自2019年首演以來,該劇每年都被納入新生入學知校愛校教育之中,已累計演出20場,覆蓋觀眾3萬余人。五年來,先后有230余名重大學子參與其中。本次演出的47名演職人員來自學校14個學院、22個專業,他們經過一個月緊鑼密鼓地排練,對“聲、臺、形、表”進行了全方位打磨,最終為現場觀眾呈現出一場視覺盛宴。
在劇中飾演報告人角色的潘相童,是美視電影學院2021級表演專業的學生。她表示:“《重大·1929》這部劇讓我以一種更加生動鮮活的方式走進了校史。當我站在舞臺上,一步步走上樓梯,親手觸摸并拿取那些關于創建重慶大學的珍貴檔案時,內心充滿了激動與感懷。我深切地體會到,自己正是在前輩們傾注心血所造就的這所學府里茁壯成長起來的?!?/p>
來自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2022級智能制造專業的付夢陽,擔任了該劇執行制作人,他表示,《重大·1929》一直以來都備受廣大師生的關注與喜愛。為了不斷提升劇目質量,給予觀眾更好的視覺體驗,劇組在每次演出結束后都會從服裝、化妝、道具以及舞美等方面進行全面升級和改進。我們希望通過舞臺劇的方式,讓更多人以更鮮活的方式回顧重慶大學創校的輝煌歷史,并更能深刻感知“復興民族,誓作前鋒”的重大精神。
此次《重大·1929》在第九屆重慶大戲季開幕式上的精彩亮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各界人士紛紛稱贊這部劇作是歷史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不僅展現了重慶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藝術創作能力,也為重慶大戲季注入了新的活力。
來源:檔案館
作者: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