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2024年11月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委員會(lEEE Fellow Committee)會議討論,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蔣興良、謝開貴兩位教授分別因其在高壓輸電線路防冰與外部絕緣設計、電力系統可靠性方面的杰出貢獻被推選為2025年IEEE會士(IEEE Fellow)。
蔣興良,1961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大學電力裝備自然災害與防御團隊負責人。2017年全國首屆創新爭先獎獲得者、Masoud Farzaneh獎獲得者、重慶市第五屆先進生產工作者、首屆重慶英才優秀科學家、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杰出貢獻獎獲得者、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會士,國際結構物大氣覆冰(IWAIS IAC) 委員會主席/委員。長期致力于極端環境電氣外絕緣和電網冰災防御的科學技術研究。
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研人員先后承擔了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余項國家級和部省級重點科研項目及50余項頭部企業橫向科研項目的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授權發明專利20項,出版專著、譯著4部,發表學術期刊論文580余篇。
作為國際知名的覆冰領域專家,蔣興良帶領一支高水平研究隊伍,創建了國家級創新研究平臺——雪峰山能源裝備安全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電網防冰減災、超高海拔電氣外絕緣領域作出了杰出貢獻,引領國際防冰減災的創新發展。
謝開貴,197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和能源系統可靠性、電力和能源系統規劃和運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課題4項,主持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等基金類項目7項。
在IEEE Trans、《中國科學》等期刊發表SCI/EI論文200余篇,出版標準和著作7部,包括《電力可靠性基本名詞術語》國家電力行業標準。牽頭獲省部級科技一等獎4項,獲權國家和國際發明專利50余項。曾任IEEE Trans、on Power Systems期刊編輯、IET Proceedings-GTD副編輯,SCI期刊MPCE和EPCS編委會委員,PMAPS國際會議大會執行主席。
作為知名的電力系統可靠性專家,謝開貴開創了電力系統可靠性跟蹤方向,拓展了電力元件和系統的可靠性評估模型、可靠性優化理論,實現了電力系統可靠性分析的大規模工程應用。
據悉,IEEE是世界規模最大、影響力極強的國際學術組織,IEEE Fellow為學會最高等級會員,是授予成員的最高榮譽,每年經過嚴格的評估程序,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委員會僅推選不到1‰的投票成員成為IEEE會士。
來源:電氣工程學院
作者:楊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