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重慶大學與重慶市國資委、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共同主辦的“國企民企聯合高校行-重慶大學站”活動在民主湖國際報告廳舉行。重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曾菁華,黨委副書記鄧美濤,重慶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施崇剛,副主席雷文睿,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副校長鄧紹江、楊俊等領導出席活動,近200 家市屬國企、民企代表,學校各學院、職能部處代表共同參加活動。
鄧紹江在主持授牌及簽約時表示,學校堅定不移地走以產業為導向的科技創新發展之路,實施“123成果轉化模式”,致力于打通成果產生及成果轉化的兩個“一公里”,促進學校與國企民企科技成果的“雙向轉化”。
舒立春在致辭中表示,重慶大學將持續強化服務國家戰略和現代化新重慶的使命擔當,與國企民企攜手并舉,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在技術攻關、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領域深化務實合作,以更開放的姿態、更高效的機制,同筑創新共同體,推動“雙向賦能”落地生根,助力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曾菁華強調,此次高校行活動旨在充分發揮重慶大學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的科研優勢,為國企民企協同高質量發展賦能。國企需將高校作為技術、人才與可持續發展的“靠山”,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市國資委也將大力支持市屬國企與重慶大學合作,為高校的科技成果和人才創造更廣闊的應用平臺。
施崇剛表示,接下來,市工商聯將進一步架好“橋梁紐帶”,當好“服務員”,為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民企合作和校企協作鋪設更加堅實的基礎、開拓更加寬闊的渠道。
慶鈴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徐松,重慶市城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石飛,重慶科技裝備業商會黨支部書記、萬泰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寶玉也分別從企業角度闡述了與重慶大學合作的深遠意義。他們表示,通過與重慶大學的深度合作,企業能夠獲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支持,加速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下一步企業將以更積極的姿態推進校企相關合作。
舒立春、曾菁華、施崇剛、鄧美濤依次為鎂合金材料及成型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口腔生物材料聯合創新研究中心、研究生創新實踐聯合培養基地、重慶城市運營研究院這四大聯合平臺進行了授牌。
重慶市國資委、市工商聯分別與重慶大學達成戰略合作,推動科技創新、產業、資金和人才的鏈式結構和深度融合,高水平助力重慶市“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鄧美濤,雷文睿,楊俊分別代表各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重慶慶鈴專用汽車有限公司、重慶慶鈴鑄造有限公司、登康口腔護理用品公司等8家企業與重慶大學相關學院簽約合作項目,項目涵蓋輕量化栓接式廂體研發與應用、高強度強韌性鑄態球墨鑄鐵材料研發與應用、口腔生物材料聯合創新研究中心、數字人才教育培訓等項目,不僅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契合重慶產業發展需求。
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學院分別介紹了最新的前沿技術與創新成果,并詳細介紹了應用場景、融資需求和投資亮點。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國資大數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國信公鏈數字經濟技術有限公司、重慶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富西源科技有限公司推介代表也詳細介紹了公司的合作意向與合作項目。
重慶大學與國企民企的此次“雙向奔赴”,切實把校企合作的“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標志著產學研協同創新邁入新階段,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與人才保障,也為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書寫了生動注腳。
來源:技術轉移研究院(科技園辦公室)
作者:張熙凌
攝影:覃顯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