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院長工作例會2025年第1次會議在主教學樓506會議室召開。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樹新主持會議并講話,副校長盧義玉、李劍、楊俊、饒勁松,校長助理朱才朝、李英民出席會議。各學院院長和學部及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實踐,探索本科人才自主培養體系重塑路徑,就人工智能賦能課程建設、數字教材建設、智慧評價體系建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建設等做出安排部署。會議指出,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核心使命,要積極應對數字經濟和未來產業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構建全過程、全覆蓋、全場景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新生態為目標,持續優化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模式,加快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專業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
會議聚焦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就2025年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項目申報工作情況進行了通報。會議強調,人才是學校事業發展的核心戰略資源,做好人才工作是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各學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人才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結合學科、專業未來發展需要,用足用活用好國家、地方和學校各類人事人才支持政策,加強工作對接,強化指導服務,認真做好2025年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申報工作。
會上,博雅學院、公管學院、數統學院、機械學院、材料學院、土木學院、計算機學院、藥學院圍繞落實《高質量發展關鍵任務書(2024—2026年)》,交流匯報推進情況。
會議強調,要持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深入實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深化學校綜合改革。一要重新認識治理體系。牢固樹立世界一流大學意識,瞄準世界一流大學標準,統籌推進教育教學體系、人事人才體系、行政治理體系等進一步深化改革,與時俱進重塑人才自主培養體系,突出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改革,充分激發教職員工創新活力和工作干勁,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要重新認識學科發展。堅持學科發展與國家同向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體系化推進“一院一策”綜合改革走深走實,聚焦大平臺、大項目、大成果、大團隊,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推動傳統優勢學科改造升級,圍繞學科著力點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資源投入與成果輸出的有機貫通。三要重新認識支持體系。堅持以學生發展和教師成長為中心,深入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搶抓超長期國債等政策機遇,強化有組織科研,因地制宜支持鼓勵“小而美”的自由探索,圍繞智慧重大建設、校區功能調整、校園文化提升、育人環境優化,實施高質量建設“百年新重大”的一攬子計劃,不斷提升師生員工獲得感、幸福感。
來源: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作者: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