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至12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與重慶大學聯合主辦,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高端裝備機械傳動全國重點實驗室、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單位承辦的第五屆中國航天先進制造技術與裝備發展論壇暨第十三屆航天先進制造技術研討會在重慶舉行。
本屆論壇以“新智引領,融合創新,智造未來”為主題,匯聚了國內先進制造領域的院士、專家及企業代表等300余人,共商航天制造技術發展。會議由航天科技集團首席信息官王國慶院士主持。
論壇聚焦航天制造技術需求,設置主論壇和增材制造、智能制造、精密熱成形三個分論壇,并安排參觀活動,旨在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提升航天制造影響力。
開幕式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樹志,重慶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樹新分別代表主辦單位致辭。
王樹志表示,先進制造技術與高端制造裝備是高質高效進行航天生產的基礎,是新質生產力和新質戰斗力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將深入推動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域的協同創新,推進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共同促進航天制造技術與裝備的發展。一方面要聚焦航天先進制造技術核心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打造“更快、更精、更強”的航天制造能力;另一方面要聚焦高端制造裝備和數智化發展,以數智化、人工智能賦能航天制造技術發展,促進航天制造轉型升級,支撐航天強國建設。
王樹新指出,航天制造是航天事業發展的關鍵支撐,是實現航天強國建設的重要保障。重視和發展制造技術,既是中國航天60多年發展歷史的經驗總結,更是航天科技工業在新形勢下的迫切要求。本次論壇的舉辦,正值重慶大學推動跨學科協同、深化有組織科研、全面推進“百年新重大”高質量建設的關鍵時期。他期待與會專家獻計獻策、暢所欲言,通過多層次、多維度的思想碰撞,共研航天制造技術新突破,共商軍民深度融合新路徑,共繪中國航天發展新篇章。
本次研討會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慶、哈爾濱工業大學苑世劍教授、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譚永華研究員、南京理工大學廖文和教授、重慶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王時龍教授、大連理工大學康仁科教授等1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先進制造及智能制造最新技術進行分享與交流。
圍繞增材、成形、加工、焊接等先進制造技術,南京理工大學王克泓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周華民教授、西北工業大學李金山教授等8名專家作了報告,分享在航天裝備中的最新研究及應用進展。圍繞高超聲速飛行器、無人水下裝備等新質新域裝備發展需求,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凌文輝所長分享了沖壓發動機及組合動力研究進展與制造關鍵技術,西北工業大學黃橋高教授分享了水下無人系統最新技術。
本次論壇共征集170余篇學術論文,經航天制造技術編委會評審遴選的優秀成果將收錄于會議專刊,為行業提供理論支撐。會議期間,代表們實地考察了重慶大學高端裝備機械傳動全國重點實驗室,見證“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模式的生動實踐。
作為我國航天制造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年度盛會,本屆論壇通過技術研討、成果展示與產業對接,為航天裝備自主可控、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能。
來源: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作者:趙云鳳
圖片來源: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