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至7日,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數字孿生設計挑戰賽全國決賽在寧夏大學舉行。重慶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金鑫、本科生院金翠紅老師指導,姜美辰等6名學生完成的作品《“扶茄者”——插壓綁一體機的數字孿生設計》(參賽編號:T25-177)榮獲國家金獎。
該作品通過數據驅動利用 Python 構建了基于 KNN與RBF神經網絡的實時代理模型,實現了支持通過串口通信實現物理原型與數字孿生體之間的雙向控制,可在可視化界面中實時觀察傳感器數據變化與結構響應,實現“以實控虛”和“以虛控實”的閉環控制,據此完成了數字孿生系統的構建與應用研究。作品旨在通過構建物理實體與虛擬模型之間的實時連接,實現設備運行狀態的高效監控、結構性能的智能評估與整機性能的持續優化,為數字孿生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落地應用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與實踐經驗。
此外,由楊顯剛老師、雷鋼老師指導,牙舉道等6名學生完成的作品“大成者”船式蓮藕收獲機的數字孿生設計獲全國銀獎;康玲老師、王四寶老師指導,張子丞等6名學生完成的作品大蔥移栽一體機的數字孿生設計獲全國銅獎;易力力老師、任紅老師指導,劉琪等6名學生完成的作品苦蕎采收脫粒一體自動收獲機的數字孿生設計獲全國銅獎。
本屆賽事聚焦智能制造與農業現代化,全國共有37所高校的55項作品入圍決賽,金獎獲獎率僅13.16%。重慶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副院長褚志剛表示,此次成績體現了學院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成效,學院將繼續為機械工程領域輸送優秀人才。
作為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A類賽事,該大賽代表了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的最高水平。重慶大學通過創新課程和競賽體系持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此次獲獎為學校機械工程學科建設再添榮譽。
來源: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作者 攝影:陳永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