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重慶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樹新帶隊訪問南京大學,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開啟合作新篇章。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會見王樹新一行。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談哲敏出席活動。
王樹新對南京大學長期以來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今年4月,談哲敏校長率團訪問重大,開啟兩校合作的新起點。重大、南大各有特色,淵源深厚。重慶大學地處我國西部,近年來發展迅速,為我國西南地區建設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南京大學是富有國際聲譽的老牌一流大學,在人文社科、基礎科研等方面底蘊深厚。他指出,歷史上兩校血脈相連、肝膽相照,共同支撐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延續與發展。近年來,兩校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方面合作成果豐碩。他希望通過此次戰略合作,共同開創東西部高校攜手共進的南大-重大新模式,譜寫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篇章。
譚鐵牛代表南京大學黨委對王樹新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歷史上,南京大學和重慶大學關系緊密,在抗戰時期兩校共同譜寫了“一座校園兩所大學”的高等教育傳奇,建立了深厚的情誼。重慶大學歷史悠久,工科建設底蘊深厚,雙方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歷史遺產保護等方面具有良好合作基礎,在學科前景方面有著極強的互補性和扎實根基。他指出,長期以來,重慶大學精心保存和維護了南大前身中央大學于抗戰期間在松林坡的辦學舊址,期待雙方站在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深化合作,既“守好老宅”也“開創新局”,攜手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兩校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談哲敏代表學校向王樹新一行表示歡迎和感謝。他指出,重大和南大不僅同為國內高水平大學群體的一員,更是友誼深厚的兄弟高校。抗戰期間,南大前身中央大學被迫內遷至重慶沙坪壩,雙方共歷烽火、守望相助。進入新時期,雙方合作緊密、成果豐碩。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雙方要攜手共答“強國建設,高校何為”這一時代命題,在共建高水平科研創新平臺、加強人才共育、實現資源共享、弘揚抗戰辦學精神等方面雙向奔赴,為兩校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儀式上,王樹新、談哲敏共同為兩校共建的“南京大學·重慶大學長江研究院”揭牌。研究院聚焦兩大核心使命,共同開展特色互補的科學技術應用研究,長江文明溯源和高水平智庫研究。
重慶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饒勁松,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索文斌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重慶大學房地產管理處處長聶會元、南京大學基本建設處處長李孔文代表雙方簽署重慶大學松林坡(原中央大學抗戰內遷辦學舊址)修繕項目合作意向書。
南京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助理李斌主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重溫南京大學前身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在烽火歲月中的辦學歷程,重慶大學與南京大學聯合策劃舉辦“烽火歲月中的教育豐碑——南京大學·重慶大學抗戰時期辦學專題展”。座談會后,兩校舉行了專題展開幕式。
王樹新、談哲敏為專題展揭幕。
專題展開幕式上,饒勁松在致辭中表示,抗戰時期,兩校在嘉陵江畔共同構筑起戰時中國文化的“沙磁文化區”高地,書寫了中國現代大學史上最動人的患難篇章。本次專題展重建了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精神橋梁,希望展覽能點燃新時代教育報國的信念,讓人們銘記松林坡上患難與共的歲月,讓南京大學與重慶大學在歷史的守望中繼續攜手,以學術之光照亮民族復興之路。索文斌表示,回望過去,南京大學和重慶大學于民族危難中締結了深情厚誼。立足當下,南大和重大正心系時代重任,在賡續歷史文脈、弘揚抗戰精神、服務國家戰略上共畫發展藍圖。展望未來,南大和重大要做教育報國使命的堅定踐行者、文化傳承創新的有力推動者、科技自立自強的勇敢開拓者和區域協調發展的積極貢獻者。
南京大學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孫樂強主持開幕式。
據了解,本次展覽分為六大篇章,通過180余份珍貴的圖片、珍檔、實物、影像,五萬余字的文字、數據、表格,形成“同仇敵愾 救亡興起”“篳路藍縷 弦歌不輟”“精忠報國 眾志成城”“不畏強暴 勇毅抗爭”“凱旋與審判”“紀念與緬懷”等六個篇章,全景展現南京大學及前輩學人們在抗戰時期民族危亡之際,為保存學脈、奮勇抗爭、救助難民、服務社會、科教報國所作出的艱辛努力,以及南京大學與重慶大學等兄弟高校在抗戰期間親密合作、攜手辦學的深情厚誼。
王樹新、談哲敏一行還參觀了南京大學徽章標識專題展和校史館。
南京大學校領導聞羽,重慶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黨委宣傳部、社會科學研究處、房地產管理處、國內合作辦公室,南京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社會科學處、校友事務與發展工作處、檔案館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來源: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