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學福院士曾任全國自然科學煤炭科學技術術語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地質勘探、礦業、石油學科組成員,國家教委科技委地學部委員,重慶市科協副主席,重慶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煤炭學會副理事長。
鮮學福院士長期致力于礦井煤層氣理論及其工程應用的研究。從理論和實驗驗證解決了國際上有爭議的瓦斯吸附鍵問題;從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突出區煤的結構,并在國際上首先完整地建立了包含地電場、地應力場、地溫場的煤層瓦斯滲流理論;建立的衡量煤層氣特性的指標和改進的煤層氣初始壓力、含量及采區涌出量的計算方法;系統地建立了煤與瓦斯突出潛在危險區預測的力學方法;最早領導實踐了近距離煤層保護層開采及瓦斯抽放技術;用功能轉換原理,提出了預測瓦斯突出臨界壓力的計算式;合作建立了開采保護層時單層和多層系統煤層氣越流的固氣耦合滲流計算方法;進行的巖鹽開采理論及工藝技術的研究,實現了鹽礦水溶開采工藝與技術的革新。
鮮學福院士已為國家培養博士近50人、碩士10多人,培養的學生當中有26人被提為教授,18人提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18人成為博士生導師,2人為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1人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所帶領的采礦工程學科先后于1992年和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學科。
鮮學福院士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9項,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合著專著7部。1989年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2000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同年獲“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