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重慶市法學會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研究會2023年年會在重慶大學舉行。此次會議由重慶市法學會指導,重慶市法學會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研究會主辦,重慶大學法學院、重慶大學西部環境資源法制建設研究中心承辦,重慶市律師協會環境資源專業委員會協辦,支持單位為重慶山川礦業有限公司。來自高校、實務部門、研究機構及律師事務所共二十余家單位的專家學者、實務工作者90余人參加會議。
本次年會以“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的法治回應”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理論研究,進一步提高理論研究服務重慶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水平。會議分為開幕式、征文頒獎儀式、第一單元專題發言、第二單元專題發言以及閉幕式五個階段。
開幕式由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秦鵬教授主持。重慶大學法學院院長靳文輝教授代表會議承辦單位致辭,他對長期關心支持研究會與重慶大學法學院工作的領導、專家、學者表示感謝。重慶市法學會一級巡視員陳忠東代表會議指導單位致辭,他希望研究會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力狠抓自身建設。研究會會長、重慶大學法學院黃錫生教授作工作報告,從黨建工作、學術研究、科研成果轉化、法治宣講、平臺建設五方面匯報了研究會的年度工作。
征文頒獎儀式由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工商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副院長劉勇教授主持,由重慶山川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山川作為頒獎嘉賓為論文獲獎者頒獎。本次年會共評選出優秀論文30篇,其中一等獎論文5篇、二等獎論文10篇、三等獎論文15篇。
專題發言分別由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大學法學院教授曾文革及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重慶大學法學院教授唐紹均主持。與會專家圍繞“生態資源環境法治的損益分析方法論”“基于發展與保護的流域立法思考”“‘雙碳’目標融貫于環境法典編纂的理據與方案”“安全原則下日本核污水排放的國際法義務”“中國古代的生態智慧和生態法律制度——兼論對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啟示”“區域流域生態環境標準的法典化路徑”“‘雙碳’目標下礦山生態修復的制度困境與規范調適”“困局與破局:企業碳披露的實踐檢視與責任規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討”“當前辦理非法捕撈刑事案件的特點、問題與建議”“‘雙碳’治理現代化的邏輯重塑與法治構造”“美麗之地建設中公眾參與的功能面向與機制優化——以“楓橋經驗”的挑戰與轉型為切入點”“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以最高法指導案例為研究樣本”“碳排放權擔保交易的規范性建構”“法院審理環境資源刑事合規案件的路徑探索”“論污染環境罪中‘其他有害物質’的認定困境及其破解”等主題發表了觀點,參會的專家、學者、實務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員圍繞前述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討。
閉幕式由研究會副會長、西南大學法學院教授趙云芬主持。黃錫生作總結發言,他對研究會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三點倡議:一是要繼續發揮本研究會的綜合優勢,將其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法學理論研究學術平臺;二是要提攜青年學者推陳出新,培養高水平學術團隊,讓更多優秀學者能夠通過研究會的培養鍛煉得以茁壯成長;三是要繼續圍繞國家和地方的重大法治需求,與實務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增強理論研究回應社會現實問題的針對性與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