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6日,2024國際鎂會議周暨第8屆國際鎂會議和第十三屆國際鎂合金及其應用大會在重慶舉辦。本次大會由國際鎂學會(International Mg Society)和鎂合金學報(英文)(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聯合主辦,重慶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承辦。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貴云,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本次大會主席潘復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保榮、中國工程院院士韓恩厚、美國工程院院士Alan Luo、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呂堅、歐洲科學院院士郭正曉和Javier LLorca、韓國翰林院院士Kwang Seon Shin、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竇世學、劉化鹍和郭再萍等11名院士,重慶大學黨委副書記馮業棟等嘉賓參加本次大會。本次大會設置10個平行分會場,累計報告人數近400人,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余名代表參會,這是鎂行業發展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國際會議。
會議現場照片
大會主席潘復生院士致辭
11月4日下午召開了國際鎂學會(IMS)國際標準專家論證會暨國際鎂學會標準體系建設工作討論會,潘復生、韓恩厚,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標準化處處長范榮妹等出席會議,來自國內外30多家單位的80余名標準化工作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發布了首批3項IMS標準,正式開啟了國際鎂學會對全球鎂產業的標準引領、標準化服務、標準體系支撐、NQI集成的立體多維度服務使命。
國際鎂學會國際標準專家論證會現場照片
大會同期召開了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JMA)2024年度國際編委會。來自美國、英國、韓國、德國、捷克、澳大利亞、日本、中國等8個國家的編委和青年編委共98人參加了此次會議。JMA主編潘復生院士出席會議并致歡迎辭。會議由期刊常務副主編彭曉東教授主持。期刊編輯部常務副主任楊艷教授匯報了JMA本年度的發展情況。期刊副主編韓恩厚院士、Alan A. Luo院士、Yoshihito Kawamura教授、楊院生教授和編委郭正曉院士、Nack J. Kim教授等對期刊取得的成績表達了熱烈的祝賀,并就如何進一步提高JMA學術質量、擴大JMA國際影響力和服務產業等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建設性建議。潘復生對此次會議進行了總結,感謝各位編委、青年編委長期以來對JMA的大力支持,同時對期刊未來重點工作作了具體安排。
JMA編委會參會人員合影
11月5日下午,會議同期召開了新時代鎂材料產學研合作論壇。論壇由重慶大學蔣斌教授和寶鋼金屬唐偉能研究員主持,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單智偉教授、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王慧遠教授、甘肅平涼崆峒區副區長郭凱、上海交通大學彭立明教授、賽力斯整車技術平臺數智仿真部部長助理周海等先后作主題報告,報告人分別對甘肅平涼區政府、重慶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高校、寶武鎂業和賽力斯汽車等企業在鎂領域的產學研合作情況進行了經驗分享,會議圍繞鎂合金以及鎂產業發展等進行了深入研討。
大會同期還召開了第三屆全國鎂材料優秀博士生論壇。本次論壇同時在“JMACCMg”“科研云”“蔻享學術”等媒體直播,總計觀看達1.8萬人次。論壇由重慶大學楊艷教授、董志華教授、佘加副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王曉軍教授、東北大學潘虎成教授、吉林大學查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吳玉娟教授共同擔任召集人。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重慶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大學、東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的10名優秀博士生作報告,報告內容涉及結構鎂合金、鎂合金腐蝕與防護、鎂基儲能材料等研究方向。論壇吸引了眾多鎂及鎂合金領域的師生觀看,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參與報告的學生也表示收獲頗豐。
第三屆全國鎂材料優秀博士生論壇現場照片
本次國際鎂會議周的舉辦,為鎂材料領域的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國際刊物發展、產學研合作以及行業標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僅極大促進了鎂領域內的思想碰撞與學術交流,還顯著加強了高校、研究所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互動,為全球鎂領域的深度合作與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臺。本次會議有效擴大了重慶和重慶大學在世界鎂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影響力。
來源:材料學院新聞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