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講席教授丁洪應邀做客重慶大學“虎溪大講堂”,為在場師生呈現了一場題為“同步輻射光源的發展和應用”的精彩學術報告。重慶大學校長助理朱才朝、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院長向導、重慶大學物理學院院長吳興剛以及相關學院的300余名師生共同聆聽了丁洪院士的報告。報告會由超瞬態實驗室副主任姜伯承研究員主持。
朱才朝代表學校對丁洪院士的到來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了丁洪在凝聚態物理、量子材料等研究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他關于大國重器的“科技夢”。
在報告中,丁洪生動地將同步輻射光源比作研究微觀世界的“超級顯微鏡”,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同步輻射光源的基本原理、構成、特點以及應用。他分享了自己的四個“科技夢”,以及在實現夢想過程中的經歷、成果和感悟。他強調,從事科研工作應源自個人內心的熱愛和追求,激勵在座的青年教師和學生,要保持對科研的熱忱、專注,以堅韌不拔的精神走好“科研之路”。
丁洪還結合自己在同步輻射光源用戶體驗、科學研究以及規劃推動等方面的經驗,對超瞬態大科學裝置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在交流環節中,師生們踴躍提問,丁洪耐心細致地進行了解答,現場氣氛活躍。
丁洪,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講席教授。1990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1995年獲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物理博士,1998年至2008年在波士頓學院物理系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08年至2022年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取得了多個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開創性成果,學術成果于2015年、2017年和2018年三次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300多篇學術論文,總引用超過20000次。曾獲美國斯隆獎、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B類、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歐洲先進材料獎、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騰訊新基石研究員、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等獎勵。
來源:超瞬態裝置實驗室 虎溪管委會 物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