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臨近,連日來,重慶大學圍繞“清明追憶祭英烈,賡續奮斗譜新篇”主題,組織全校師生開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之情與報國之志。
在巴南區南泉革命烈士陵園,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團委學生會成員、學生黨員代表,少數民族學生代表等190人,通過敬獻花籃、傳唱紅色歌曲、誦讀紅色詩歌、宣講紅色故事、追憶紅色年代、重溫誓詞等形式,深切緬懷革命先烈,深入學習紅巖精神。
在銅梁區邱少云烈士事跡陳列館,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近百名師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戰場環境的惡劣,以及先烈們慷慨赴死的決心,內心深處體會到革命先烈邱少云同志赴湯蹈火、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師生們紛紛表示,革命先烈邱少云同志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傳承。
“每一個英勇無畏的生命,都承載著一段不朽的傳奇;每一個熱烈燃燒的忠魂,都蘊藏著堅韌不屈的民族精神。先烈們雖已逝去,但他們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和無畏精神,將在我們的心中永遠鮮活,并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2024級本科生陳思怡表示。
在歌樂山烈士陵園,重慶大學本科生院近200名師生敬獻花籃,回望革命先烈的先進事跡,緬懷革命先烈的堅定信念,感悟先輩們忠誠勇敢的革命精神,讓師生在學習中回望歷史、展望未來,感悟信仰的光芒,汲取奮進的力量。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航空傳動三班曾思軼表示:“英烈們用生命詮釋了信仰的力量,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將紅巖精神轉化為學習動力,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答卷。”
退伍大學生、新聞學院學生彭云在參觀后動情地說:“從軍營到校園,不變的是對英雄的敬仰。我們將以先烈為鏡,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重慶大學黨委學工部主辦,并首次以學部為單位組織大規模沉浸式主題教育,本科生院及七個學部師生代表分赴歌樂山烈士陵園、邱少云烈士紀念館、張自忠烈士陵園等我市8處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祭掃活動,逾1400余名師生通過敬獻花籃、集體宣誓、瞻仰參觀、現場微黨課等祭掃儀式傳承紅色基因。活動還特別邀請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學生黨員、退伍大學生等群體代表參與,強化儀式教育的感染力。
作為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傳統項目,重慶大學清明祭英烈活動已形成 “線上+線下”“理論+實踐” 的立體化育人模式。今年,該校特別注重將紅巖精神融入日常思政教育,通過主題黨團日、“沉浸式” 團課等形式,引導學生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后續還將開展 “紅巖故事大家講” 微視頻創作、紅色經典誦讀等活動,持續深化 “時代新人鑄魂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