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2024年05月15日 10時30分
地點 : A校區五教108
主講人 : 李廷賢 教授
儲能技術是能源結構轉型的核心支撐技術和國家的戰略性新興領域。熱能的存儲與轉換利用具有高安全、低成本、易規模化的優勢,是支撐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本報告主要介紹熱儲能技術與碳中和、高性能儲能材料熱性能強化機制、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熱能存儲的新原理與新方法、儲熱增量與提質調控的新循環與新技術、吸附熱池高密度冷/熱復合存儲與調控、零能耗自適應儲能熱管理技術等。
主講人簡介:
李廷賢:男,博士生導師,國際先進材料學會(IAAM)Fellow,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長期從事能源領域節能與儲能中的工程熱物理問題及跨學科交叉研究,涵蓋高密度熱能存儲與能質調控、太陽能制冷/采暖/空氣取水、熱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國家杰青和優青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國家級重要項目;作為課題負責人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和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等重要項目。
近年來通過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和協同創新,在高密度熱儲能和空氣取水“材料-單元-系統”多層面的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提出了高密度熱儲能及熱調控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發展了高性能空氣取水吸附材料/裝置和普適性熱力循環。以第一/通訊作者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Water、Nature Communication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了系列論文。相關論文近5年被 Science、Nature Energy、Nature Water、Chemical Reviews等期刊論文引用5000余次,入選ESI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和期刊封面論文/亮點論文近20篇;參編國家儲熱標準1部、英文專著2部。
研究成果獲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1)、中國節能協會技術發明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青年獎、中國制冷學會科學技術青年獎等獎勵;應邀擔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青委會副主任委員等;申請/授權美國/中國發明專利40余項,成果已實現產業化應用。
編輯:曹蔚
責編: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