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下午,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助教線下培訓在B區科學會堂舉行。953位助教在經歷了為期一個月的線上培訓后進入本次線下培訓環節。本科生院黨委書記李楠、研究生院院長楊帆出席活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黃璐主持會議。
李楠在開場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助教制度在合理分擔教師教學負荷、緩解師資不足矛盾、加強師生互動交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保障并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積極作用,號召助教積極發揮“助教師”“助學生”“助育人”“助自己”的“四助”功能,并充分利用AI技術提高助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楊帆宣讀了《關于授予史羅克等十人“重慶大學十佳助教”榮譽稱號的表彰決定》,并與李楠一起為榮獲“2024學年秋季學期重慶大學十佳助教”的助教現場頒發榮譽證書。
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史羅克、電氣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高玉嬌和李偉浩三位“十佳助教”代表分別登臺,分享了如何實現個人科研與學生成長的同頻共振、如何做好微末小事幫助學生成長、如何借助AI技術實現助教工作技術創新等工作經歷與心得體會。
本次助教培訓還專門邀請了三位老師帶來了三場精彩的專題報告。中心培訓部的陳圓老師從促進學習、技術支持等五個方面,對比了普通助教與優秀助教的差別,鼓勵助教追求卓越,培養自身勤勉專業、敢于嘗試、善于溝通等優秀品質,也強調助教工作“有所為有所不為”,助教須劃清與教師的工作邊界,注意保護試卷和成績隱私。教務處黃家華老師解讀了全校助教工作的目標定位,強調助教應輔助教師、幫助學生、協同育人,并實現自我提升;此外,她還詳細介紹了助教申請、聘用、工作、評價和津貼等方面的管理辦法,并針對當前助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例如加強跨學院交流、提升日志質量等。來自計算機學院的何靜媛老師分享了利用DeepSeek、文心一言、智譜清言等語言大模型工具進行教學輔助的經驗。她強調通過設計精準的提示詞,可以讓AI助手高效地完成設計案例、潤色文本、分析學情等工作,也提醒助教注意AI工具存在事實編造、價值觀偏差等局限性,在日常工作應當加以甄別并謹慎使用。
重慶大學從2017年開始系統的助教培訓工作,搭建起線上課程與線下集中培訓相結合的培訓體系,建成SPOC培訓課程并出版了配套書籍《如何成為一名卓越助教》,每學期為重慶大學本科教學體系輸送合格助教1000余名。
來源:教師教學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