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第三次理事會在四川成都天府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議圍繞多邊對話、信息共享、制度建設等層面凝聚共識,擘畫未來發展藍圖,共同探討更加高效的合作機制和實踐路徑,推動聯盟宏偉戰略構想轉化為可持續、可落地、惠及各方的合作成果。重慶大學副校長李劍主持會議。
會議現場。陳林攝
會上,“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主席、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為印度尼西亞萬隆理工大學、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建筑大學、湖南大學、四川大學等4個新增成員單位授牌。至此,聯盟高校達到19所。
王樹新為印度尼西亞萬隆理工大學代表授牌。陳林攝
王樹新為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建筑大學代表授牌。陳林攝
王樹新為湖南大學代表授牌。陳林攝
王樹新為四川大學代表授牌。陳林攝
“自2023年成立以來,聯盟通過聯合科研攻關、高水平學術交流、創新型人才培養等一系列實質性合作項目的推進,正日益成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高等教育互聯互通、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重要力量?!蓖鯓湫卤硎?,新伙伴的加入,必將持續壯大聯盟國際合作網絡,顯著提升聯盟整體影響力,為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增添新的智慧與方案。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副校長哈比巴·A·瓦哈布表示,因為聯盟的成立,不同學科、不同國家之間的合作已成為必然。中國有句古話: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遠,希望聯盟高校間進一步加強合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貢獻。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副校長哈比巴·A·瓦哈布致辭。陳林攝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聯盟圍繞運行管理機制完善、專題工作組相關工作、聯盟網站建設、成果編撰、國際項目申報等內容,有序推進工作落實。同時,依托聯盟創新基金項目,組織多形式學術交流活動,開展研究生和博士生聯合培養,首批10個資助項目已立項。
聯盟副秘書長,重慶大學國際處副處長、科發院副院長謝輝表示,接下來,聯盟將持續推動專題工作組開展實質性工作,鼓勵成員單位學者對成員大學進行為期至少一周的學術訪問;發布2025年創新基金指南,征集和評定新一批創新基金項目;推進聯合申報國際合作項目,爭取更多研究資金支持;積極申報“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為成員單位提供更高層次的研究合作機會。
聯盟副秘書長,重慶大學國際處副處長、科發院副院長謝輝匯報聯盟工作進展和下一步工作計劃。陳林攝
現場,完成了聯合主席單位換屆選舉,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當選下一屆聯合主席單位。該校副校長卡羅伊·佩陶表示,未來兩年,將在高端學術交流、人才聯合培養、跨域科技合作等多領域提供技術支持和資金保障,促進聯盟成員高校優勢互補、互促共進。
當天,還舉行了“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學術論壇。
學術論壇現場。陳林攝
十個聯盟創新基金項目負責人分別闡述了所承擔的新型太陽能電池、碳封存技術、風電結構與發電性能、智慧農業高效用能、PFA膠材性能調控等項目的研究進展與未來研究計劃。水/清潔水與衛生、可持續城市與社區、可持續農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等五個專題工作組代表報告了各自的工作階段性成果、關鍵成效及后續規劃。
來源: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