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中國科技館與重慶大學共建的“科普創新實驗室”成立大會在重慶大學召開。中國科技館館長、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郭哲,重慶市科協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牛杰,重慶高新區管委會二級巡視員傅崗,重慶大學副校長李劍應邀出席。來自中科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西北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重慶交通大學、上海寬創國際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以及部分師生代表50余人參加活動。大會由重慶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曹華軍主持。
李劍講話指出,學校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戰略部署,積極改革科技體制,協同推進科學傳播。學校搶抓重慶打造西部科普中心的戰略機遇,發揮學科資源、專家資源和創新平臺優勢,與中國科技館聯合共建科普創新實驗室,著力打造全國首個專注科技成果科普化的專業研究機構。他強調,科普創新實驗室將堅持“服務大局、開放合作、共建共享”的戰略定位,堅持“高校帶動、川渝互動、全國聯動”的整體思維,堅持“創意引領、創新驅動、行業賦能”的發展路徑。
郭哲介紹了中國科技館系統推進科普創新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闡述了中國科技館和重慶大學共建科普創新實驗室的初衷及未來方向,對實驗室發展提出了思路與要求。要求實驗室嚴格按照共建協議規定的目標任務,強化互動合作,務實推進實驗室建設。
牛杰在講話中指出,重慶市政府與中國科協共同打造西部科普中心,科普創新實驗室已被列為實體化建設項目,重慶市科協將與中國科技館、重慶大學協同,全面支持實驗室建設。
會上,科普創新實驗室主任謝更新教授,,作為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載荷”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普大使,對實驗室的建設思路和籌建工作進行了詳細介紹。謝更新表示,面向未來,實驗室必將專注“硬科普”,引領“泛科普”,積極探索“產學研用”新模式,全面推動科技成果科普化,使其真正成為重慶打造西部科普中心的核心項目。
活動現場,牛杰、傅崗共同為實驗室揭牌,郭哲、李劍代表共建單位為實驗室頒發了證書。
成立大會之后,科普創新實驗室舉行了首次“科技成果科普化創新機制”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和科普專家,圍繞科技成果科普化的發展方向和思路,深入展開學術研討,為實驗室未來發展提出了積極的對策建議。
來源:科協秘書處
作者:吳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