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5日,教育部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及專業建設虛擬教研室(西南大區)交流研討會在重慶舉行。會議由教育部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和專業建設虛擬教研室(西南大區)主辦,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山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上海《凈水技術》雜志社和福建理工大學共同承辦。本次研討會旨在交流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建設成果,推進《給水排水管道系統》《水系統智能化》《水工程經濟》等專業核心課程建設任務,進一步促進西南大區高校間的協作與共享。
會議現場
教育部高等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主任李偉光、重慶大學本科生院院長劉猛、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何強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虛擬教研室建設成員單位等高校和企業的150余位參會代表出席此次會議,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水科學與工程系全體教師參加了會議。教育部高等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秘書長、重慶大學時文歆教授主持開幕式。
教指委秘書長、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常務副主任,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時文歆主持開幕式
劉猛在致辭中介紹了重慶大學本科生招生情況和教學成果,強調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分享了虛擬教研室建設的經驗和體會,他表示,虛擬教研室可以為基層教學組織提供新的載體,虛擬教研室建設需方法融合、多方協同、機制創新,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優勢,利用數字化工具及數據驅動,探索多樣化教研場景,提升教師虛擬教研的數字勝任力,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
重慶大學本科生院院長劉猛致辭
何強指出,在教育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虛擬教研室各課程團隊積極協作,創新教研形態,加強教學研究,共建優質資源,開展師資培訓,取得了很好的建設業績,希望各位老師利用此次機會,充分交流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經驗,群策群力,推動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建設工作。
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何強致辭
李偉光對虛擬教研室交流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介紹了虛擬教研室的運行動態,總結了虛擬教研室建設的經驗,并指出差距和不足,希望通過大家共同努力,實現建設目標,突破重點難點,深化組織建設,擴大建設成果的受益面。
教指委主任委員、專業建設虛擬教研室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李偉光致辭
開幕式后,教指委副主任委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群虛擬教研室主任張智教授作了主旨報告。張智系統分析了給排水專業和行業的發展及現狀,總結了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指出在新質生產力視域下,需要通過人才培養目標再認識、課程內容改革與建設、實踐創新能力再提升、師資隊伍轉型發展等,促進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培養新時代高素質創新人才。
教指委副主任委員、課程群虛擬教研室主任,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張智做主旨報告
重慶大學時文歆教授、山東建筑大學張克峰教授、深圳市環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張金松教授級高工、太原理工大學岳秀萍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南軍教授圍繞不同主題進行了精彩紛呈的主旨報告,系統介紹了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建設進展,探討了水務數智化發展態勢與人才策略,分享了建筑給水排水課程建設和給排水專業實踐類數字化課程體系建設的經驗,現場反響熱烈。
深圳市環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張金松做主旨報告
本次會議設置了課程建設報告和分組討論環節。來自蘭州交通大學王寶山副教授、清華大學陳超教授、重慶大學柴宏祥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鐘丹教授、同濟大學信昆侖教授、桂林理工大學趙文玉副教授等人分享了各高校在專業課程建設、教學創新與合作中的成功做法和寶貴經驗。分組討論中,與會代表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圍繞課程建設、虛擬教研室建設開展熱烈討論。
此次虛擬教研室交流研討會的舉辦,不僅為與會代表在專業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教學組織等方面進行經驗交流提供了機會,也是各位專家學者、教師同行之間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重要契機。
據悉,虛擬教研室是教育部2021年開展的試點建設工作,2022年2月正式公布首批建設試點名單。建設虛擬教研室,其目的是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全面提高教師教書育人能力,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群虛擬教研室是教育部公布的首批虛擬教研室試點建設單位,是全國多所一流建設高校及專業建設成效突出高校共同參與建設的全國性虛擬教研室,環境與生態學院水科學與工程系是虛擬教研室的實體依托單位。
來源:環境與生態學院
作者:張冰